彭懷恩》 老彭看世界—我們還需要007嗎?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彭懷恩》 老彭看世界—我們還需要007嗎?
2019-12-04 07:00:00
A+
A
A-

《紐約時報》資深國安記者桑格的新書《資訊戰爭》(The Perfect Weapon: War, Sabotage, and Fear in the Cyber Age, 2018)。(圖/由作者彭懷恩提供)

 

作者/彭懷恩

被澳洲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稱之為「中國間諜鬧劇」(China Spy Farce)的王立強事件,在消息才曝光時,我就笑稱這情報員是假的!因為現代資訊戰哪要用007?

 

《紐約時報》資深國安記者桑格(David E. Sanger),目前也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國安政策,他的新書《資訊戰爭》(The Perfect Weapon: War, Sabotage, and Fear in the Cyber Age, 2018)清楚的描述,透過網路攻擊,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製造假新聞影響他國選舉,才是「完美的武器」!

 

桑格回顧過去十多年美國與伊朗、俄羅斯、北韓、中國等國家在網路上攻防,這場看不見的資訊大戰,才是繼核子武器發明以來,各國明槍暗箭的交戰火線。

 

就如桑格在《資訊戰爭》所述:「我們從過去十年學得的教訓是除非發生槍戰,否很難判斷我們究竟是身處和平或戰爭時期。我們生活在一個數位衝突頻仍的灰色地帶。」簡單的說,現在各國無時無刻不在打網路戰爭。

 

在台灣的政治論述上,好像美國是扮演自由民主的光明天使,與其對抗的是黑暗世界的魔鬼!其實天下烏鴉一般黑。在2013年震驚世界的史諾登(Edward J. Snowden)事件,這位前CIA官員揭露美國的「稜鏡計畫」(PRISM)。指控美國國安局在911恐攻事件後,於2007年起對全球通訊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每日高達17億筆以上,包括了電子郵件、語音交談、影像視訊等跨足社群網路的個人資料等,其來源就是雅虎、谷歌、微軟等我們的個人資料,成為美國情報蒐集的「永遠檔案」。

 

史諾登在今年9月出版的《永久檔案》(Permanent Record)中說:「我必須確保自己的過去紀錄不會用來對付我們,或者我們的子孫。」然而,很不幸的,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已經被國家機器,或網路google、Facebook等大集團所監視了!

 

相對於美國的全球監控,俄羅斯與中國的網路科技的資訊武器,更是後來居上。根據桑格對2016年美國選舉的網路研究,發現俄羅斯透過網路,蒐集大量數據加以分析,抛出各種「加工」後的假新聞或錯誤資訊,企圖誤導美國民眾的認知,進而改變其投票意向,影響了選舉的結果。

 

對中國網路攻擊的評論,前美聯邦調查局長柯米(James Comey)也很「經典」,他說:「美國大型企業有兩種,一種曾是遭中國駭入,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曾遭中國駭入。」

 

根據桑格的報導,中國駭客從美企業竊走數兆位元的資料,包括F-35戰機的設計、天然氣管線的技術、健康照護系統蒐集的資料、google的演算法與Facebook的魔術方程式等等。

 

但很有趣的事,由於中國的工業設計在很多項目上也早已領先於各國,於是也成為他國追獵的對象。桑格說:「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俄羅斯!」

 

英國牛津大學於今年9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高達70個國家有組織性地在Facebook等社群媒體上製造散佈假消息,藉以達到操控輿論的「風向」進而影響選舉。在11月來台參加研討會的牛津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主任霍華德(Philip Howard),就指出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是後來居上的超級強國。基此,台灣朝野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資訊戰,絕對該有所警覺防範。

 

可是台灣的新聞媒體對於破綻百出的「情報員」王立強,認為他在澳洲媒體上說的是真的,就太不瞭解資訊戰爭吧?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

 

《紐約時報》資深國安記者桑格的新書《資訊戰爭》(The Perfect Weapon: War, Sabotage, and Fear in the Cyber Age, 2018)。(圖/由作者彭懷恩提供)

 

作者/彭懷恩

被澳洲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稱之為「中國間諜鬧劇」(China Spy Farce)的王立強事件,在消息才曝光時,我就笑稱這情報員是假的!因為現代資訊戰哪要用007?

 

《紐約時報》資深國安記者桑格(David E. Sanger),目前也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國安政策,他的新書《資訊戰爭》(The Perfect Weapon: War, Sabotage, and Fear in the Cyber Age, 2018)清楚的描述,透過網路攻擊,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製造假新聞影響他國選舉,才是「完美的武器」!

 

桑格回顧過去十多年美國與伊朗、俄羅斯、北韓、中國等國家在網路上攻防,這場看不見的資訊大戰,才是繼核子武器發明以來,各國明槍暗箭的交戰火線。

 

就如桑格在《資訊戰爭》所述:「我們從過去十年學得的教訓是除非發生槍戰,否很難判斷我們究竟是身處和平或戰爭時期。我們生活在一個數位衝突頻仍的灰色地帶。」簡單的說,現在各國無時無刻不在打網路戰爭。

 

在台灣的政治論述上,好像美國是扮演自由民主的光明天使,與其對抗的是黑暗世界的魔鬼!其實天下烏鴉一般黑。在2013年震驚世界的史諾登(Edward J. Snowden)事件,這位前CIA官員揭露美國的「稜鏡計畫」(PRISM)。指控美國國安局在911恐攻事件後,於2007年起對全球通訊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每日高達17億筆以上,包括了電子郵件、語音交談、影像視訊等跨足社群網路的個人資料等,其來源就是雅虎、谷歌、微軟等我們的個人資料,成為美國情報蒐集的「永遠檔案」。

 

史諾登在今年9月出版的《永久檔案》(Permanent Record)中說:「我必須確保自己的過去紀錄不會用來對付我們,或者我們的子孫。」然而,很不幸的,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已經被國家機器,或網路google、Facebook等大集團所監視了!

 

相對於美國的全球監控,俄羅斯與中國的網路科技的資訊武器,更是後來居上。根據桑格對2016年美國選舉的網路研究,發現俄羅斯透過網路,蒐集大量數據加以分析,抛出各種「加工」後的假新聞或錯誤資訊,企圖誤導美國民眾的認知,進而改變其投票意向,影響了選舉的結果。

 

對中國網路攻擊的評論,前美聯邦調查局長柯米(James Comey)也很「經典」,他說:「美國大型企業有兩種,一種曾是遭中國駭入,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曾遭中國駭入。」

 

根據桑格的報導,中國駭客從美企業竊走數兆位元的資料,包括F-35戰機的設計、天然氣管線的技術、健康照護系統蒐集的資料、google的演算法與Facebook的魔術方程式等等。

 

但很有趣的事,由於中國的工業設計在很多項目上也早已領先於各國,於是也成為他國追獵的對象。桑格說:「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俄羅斯!」

 

英國牛津大學於今年9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高達70個國家有組織性地在Facebook等社群媒體上製造散佈假消息,藉以達到操控輿論的「風向」進而影響選舉。在11月來台參加研討會的牛津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主任霍華德(Philip Howard),就指出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是後來居上的超級強國。基此,台灣朝野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資訊戰,絕對該有所警覺防範。

 

可是台灣的新聞媒體對於破綻百出的「情報員」王立強,認為他在澳洲媒體上說的是真的,就太不瞭解資訊戰爭吧?

 

作者簡介

彭懷恩,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及中國時報主筆、時報雜誌總編輯。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