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屏@東南亞》柬埔寨禁止乘騎大象遊覽吳哥窟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梁東屏@東南亞》柬埔寨禁止乘騎大象遊覽吳哥窟
2019-11-24 07:00:00
A+
A
A-

 

吳哥窟的乘騎大象遊覽服務始於2001年,由私人公司承包,一直是當地的觀光亮點。(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梁東屏

柬埔寨觀光勝地吳哥窟管理當局阿普沙拉管理局(Apsara Authority)發言人隆克薩(Long Kosal)表示,從明年(2020年)開始,吳哥窟將不再允許大象載客遊覽營業,目前仍然供觀光客乘騎的大象共有14頭,多數都已年邁體衰,其中5頭已經被送往距吳哥窟40公里處的森林,其餘的也將在明年初送去。他說,「牠們將在那裡過牠們自然的生活」。

 

這真是個好消息,印象中,這也是東南亞國家首次發布乘騎大象禁令,稱得上是保護動物運動的一大里程碑。可是這個禁令卻得來不易。

 

吳哥窟的乘騎大象遊覽服務始於2001年,由私人公司承包,一直是當地的觀光亮點。但2016年4月間,一頭年紀約40至45歲的大象山寶(Sambo)在當時40度的高溫下載著兩名遊客遊覽,結果40多分鐘後突然倒地不起,後來被證實是因難耐高溫而死於心臟衰竭,當時就引起地方重視;加上《金邊郵報》也報導了山寶的死亡,引起動物保護團體撻伐,指出用大象當作運載觀光客的工具,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十分殘忍。

 

接著2018年又有另一頭大象因工作過勞死亡,愛護動物人士於是發起連署活動,呼籲當局禁止遊客騎乘大象,最後蒐集了15萬份請願信,對柬埔寨當局產生極大壓力。與此同時,動保團體持續奔走陳情,才終於使得阿普沙拉管理局低頭。

 

對絕大多數的觀光客來說,大象是溫馴可愛的動物,乘騎大象更是一生難得一次的經驗。但很少有人會去思考,眼前的這頭動物原先就是野生的,牠現在之所以能夠這麼溫馴,是因為在背地裡受了很多嚴酷的訓練折磨,而且為了壓制牠們不自覺的野性恢復,殘忍的訓練也必須一直持續。

 

許多用來表演或供人乘騎的大象都必須從小開始訓練,但捕捉小象時,包括象媽媽、象阿姨、象外婆都會奮不顧身出面保護,也都會被捕獵者射殺。所以,這些小象從小是孤兒。

 

小象的馴服和訓練過程相當殘忍,牠們的四肢和身體被鏈條綑綁起來,不給吃食,象夫(mahout)會用長長的象鉤(hook)去刺、戳大象敏感和脆弱的部位,例如耳背、眼睛周圍、象鼻和嘴巴,折磨其意志同時迫使牠們聽取指令並按照指令做動作,如果做得動作不對,經常就會被打得皮破血流。除了身體上的傷害之外,經過訓練的大象終其一生都有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

 

其實東南亞好些個國家包括泰國、印尼、柬埔寨、寮國、越南等都有乘騎大象遊覽的觀光項目,現在柬埔寨開始禁止乘騎大象,希望能夠產生領頭作用,讓野生動物能夠真正生活在牠們自己的天地裡,不再成為人類的生財工具。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

 

 

吳哥窟的乘騎大象遊覽服務始於2001年,由私人公司承包,一直是當地的觀光亮點。(圖/翻攝自YouTube)

 

作者/梁東屏

柬埔寨觀光勝地吳哥窟管理當局阿普沙拉管理局(Apsara Authority)發言人隆克薩(Long Kosal)表示,從明年(2020年)開始,吳哥窟將不再允許大象載客遊覽營業,目前仍然供觀光客乘騎的大象共有14頭,多數都已年邁體衰,其中5頭已經被送往距吳哥窟40公里處的森林,其餘的也將在明年初送去。他說,「牠們將在那裡過牠們自然的生活」。

 

這真是個好消息,印象中,這也是東南亞國家首次發布乘騎大象禁令,稱得上是保護動物運動的一大里程碑。可是這個禁令卻得來不易。

 

吳哥窟的乘騎大象遊覽服務始於2001年,由私人公司承包,一直是當地的觀光亮點。但2016年4月間,一頭年紀約40至45歲的大象山寶(Sambo)在當時40度的高溫下載著兩名遊客遊覽,結果40多分鐘後突然倒地不起,後來被證實是因難耐高溫而死於心臟衰竭,當時就引起地方重視;加上《金邊郵報》也報導了山寶的死亡,引起動物保護團體撻伐,指出用大象當作運載觀光客的工具,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十分殘忍。

 

接著2018年又有另一頭大象因工作過勞死亡,愛護動物人士於是發起連署活動,呼籲當局禁止遊客騎乘大象,最後蒐集了15萬份請願信,對柬埔寨當局產生極大壓力。與此同時,動保團體持續奔走陳情,才終於使得阿普沙拉管理局低頭。

 

對絕大多數的觀光客來說,大象是溫馴可愛的動物,乘騎大象更是一生難得一次的經驗。但很少有人會去思考,眼前的這頭動物原先就是野生的,牠現在之所以能夠這麼溫馴,是因為在背地裡受了很多嚴酷的訓練折磨,而且為了壓制牠們不自覺的野性恢復,殘忍的訓練也必須一直持續。

 

許多用來表演或供人乘騎的大象都必須從小開始訓練,但捕捉小象時,包括象媽媽、象阿姨、象外婆都會奮不顧身出面保護,也都會被捕獵者射殺。所以,這些小象從小是孤兒。

 

小象的馴服和訓練過程相當殘忍,牠們的四肢和身體被鏈條綑綁起來,不給吃食,象夫(mahout)會用長長的象鉤(hook)去刺、戳大象敏感和脆弱的部位,例如耳背、眼睛周圍、象鼻和嘴巴,折磨其意志同時迫使牠們聽取指令並按照指令做動作,如果做得動作不對,經常就會被打得皮破血流。除了身體上的傷害之外,經過訓練的大象終其一生都有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

 

其實東南亞好些個國家包括泰國、印尼、柬埔寨、寮國、越南等都有乘騎大象遊覽的觀光項目,現在柬埔寨開始禁止乘騎大象,希望能夠產生領頭作用,讓野生動物能夠真正生活在牠們自己的天地裡,不再成為人類的生財工具。  

 

作者簡介

梁東屏曾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專欄作家。

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第十七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著有「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說三到四@東南亞」、「閒嗑牙@東南亞」等。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