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洛.蓓羅的特魯洛建築群。(圖/由作者劉敦仁提供)
作者/劉敦仁
第一次前往義大利東南角的著名港都巴里(Bali)是在1965年,一轉眼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記憶了。那是去參觀第二十九屆巴里國際商展,當時中華民國和義大利還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時任駐義大利大使為于焌吉前輩。在他任期內,曾不遺餘力地推銷臺灣的產品,當時義大利的幾個重要商展,如米蘭、博羅亞等城市,于大使必定是親力親為。
巴里商展是1929年創立的,次年即升級為國際展覽。于大使每年都為臺灣的產品展覽付出不少心血。由於在1940至1946年之間當地的內部因素,商展曾經停辦,所以1965年的商展,就成為第二十九屆了。
于大使 (右四)在巴里商展中國館內與義大利各地僑界人士合影。(圖/由作者劉敦仁提供)
我是應于大使的邀請,前往參觀並瞭解當時中華民國和義大利的外交關係。在會展中,遇到義大利總理阿爾多•莫羅(Aldo Moro)親臨中華民國展臺參觀,從他和于大使親切交談的過程中,體現出兩位政治人物的親密關係,也反映了于大使對義大利外交工作的深入人心。
在展覽期間,我也瞭解到于大使在義大利各個地方有著非同一般的聯繫交往,每次他與人交流時,他那溫文爾雅的待人接物神態,極易得到對方的接納,從而受到尊重和敬佩。
展覽結束後,在驅車回羅馬的時候,我們途經阿爾貝洛•蓓羅(Al-berobello)時,在該小鎮稍微停留片刻,一方面司機可略微休息,我們也借此機會欣賞當地傳統獨特的特魯洛(Trullo)建築群。于大使在義大利任職多年,從未在該處停留過,為此他沒有拒絕我的提議。
于大使(左)與筆者(右)於1965年9月9日在阿爾貝洛.貝羅遊覽時合影。(圖/由作者劉敦仁提供)
特魯洛傳統建築群的歷史沒有歐洲其他藝術那麼高貴,也不具備高雅的藝術價值。它的造型及實用目的,完全是出自於農村的生活所需。從藝術史的角度去觀察,特魯洛有其獨特的魅力。
阿爾貝洛•蓓羅是整個區域內特魯洛最集中的小鎮。位於義大利東南角半島地形的葡伊亞(Puglia)大地區中。歷史上這個地區是一片廣袤的樹林,裡面有松樹、紫杉和山毛櫸等珍貴樹種,形成至今仍為世人喜愛的易特裡亞山谷(La Valle D’Itria)。隨著時代的變遷,山谷中的樹林幾乎已完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葡萄園、橄欖樹及橘子林。今天義大利使用的阿爾貝洛•蓓羅( Alberobello )即來自原來的 (Silva Arboris Belli)直接翻譯是「美麗的橡樹林」。
歐洲大陸的歷史變革,包含著眾多民族的爭鬥,葡伊亞大地區,早在西元前八世紀,接受了希臘文化建築等傳統影響,一直流傳到今天。特魯洛名稱最早即起源於希臘文字Cupola,意思是圓錐型屋舍。
義大利本地對小屋舍通稱為 Casella ,經過語言的發展,小屋舍又被稱為 Casedda。但在這個別緻的小鎮上,因為受到希臘名稱的影響,就直接稱為特魯洛 (Trullo, 單數)而複數應該將最後一個字母改為i (I Trulli)。現在國際旅客或是義大利本國人,只要一提起特魯洛的複數,就知道這是指阿爾貝洛•蓓羅無異了。
特魯洛建築的出現,應該是在西元一千年前後即有人的定居,最早是一些靠勞動力生存的農牧民,在當地就地取材,依照希臘被稱為 Tholos 帶有圓頂覆蓋的墓園造型,用隨處可見的石頭砌造而成原始的住所,通稱為 Tholoi。 漸漸地當地的方言將這種特殊建築稱之為 Truddu。 最後演繹成一直使用到現在的“I Trulli”這個地名。
只是當地農牧民作為暫時棲身之地或是儲藏農作物的處所。大都集中在普伊亞(Puglia)大地區南端的莎冷蒂半島區域(Salentine Peninsula),形成當地頗具特色的建築群。
中國人看到特魯洛的造型後,會立即聯想起中國貴州的石板建築。都是就地取材而且適應當地的生活需求。義大利的特魯洛建材是當地出產的石灰岩石頭。為了拆除方便,工匠們在砌牆的時候,從不用水泥或是黏合物,而是先打地基,填上小石塊後,就直接將切好的砌牆石按照原先設計好的藍圖砌壘,裡外兩層,中間空隙的地方,就用碎石填充加固,增加外牆的力量。所以特魯洛的牆壁基本上都相當地厚,產生冬暖夏涼的功效。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13世紀由於貴族的紛爭,這裡成為權勢的封建領地。十六世紀時代,還只有40座左右頗具造型的特魯洛。到了十八世紀已經發展到3500家。而在1797年還獲得「皇家城市」的榮稱。
由於建築工程過於簡單,而且沒有水泥或黏合物的支撐,特魯洛就無法建造成多層的建築,幾乎是清一色的一層住屋。可以理解的是,這種圓錐型的房舍,重心都在底部,屋頂上層就是一個圓錐型的屋頂,最早期每一個圓錐屋頂下,就只有一間房舍,一家人共用。為了讓孩子晚上睡眠時和大人分開,也只能將就地在床笫間用布簾子隔開。屋子裡還有一個多功能的壁爐,冬天取暖,平時就是烹飪的廚灶。在建造牆壁時,會建成凹壁,有放置物品的功用。
山谷中原來的河道早已乾枯,為了應用水,後來的居民在建造特魯洛時,在屋頂上設計了漏水漕,一直通到屋子地下的蓄水池。可見其當地先民具備有生存的智慧。
之所以在建造時不用水泥等黏合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築可以很快被拆除,避免被徵收苛捐雜稅。當時普通平民如有穩定的住所,領地的貴族就會設置各種稅務。平時務農牧的底層平民,在建築時,往往會在圍牆的關鍵部分設置一塊用來支撐的沉重石塊。一旦要拆除時,只要用力將這塊沉重石頭抽出,整棟建築就會應聲而坍塌。
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改良,現在的特魯洛每一個圓錐屋頂下,有臥室、廚房、飯廳和起居室的間隔,和一般的住家沒有什麼區別了。
當我和于大使走進阿爾貝洛•蓓羅,穿梭在大街時,看到有單獨一間的,也有數間成一建築群的,而且有的已經從一層的建築發展成了兩層樓,如同繁星點綴在天空一樣。給人的感覺是新奇而悅目,成為當地獨具一格的建築風格。于大使在繁重的外交工作,和我一起在阿爾貝洛•蓓羅忙裡偷閒地漫步在饒有趣味的古建築群中,還在那裡留下了珍貴的合照。
歲月蹉跎,一轉眼已是五十年前的回憶。在那裡曾經歡笑交談的兩位長者,早已在歷史中消失。義大利總理莫羅是在1978年擔任天主教民主黨黨魁時,3月18日從家中出來上車準備去辦公室時,被一群身著義大利航空公司機艙服務人員制服偽裝的左翼「紅色軍旅」(Brigate Rosse)恐怖分子劫持綁架,在一個多月的折磨時期,恐怖分子要脅義大利政府將莫羅總理作為人質,要求釋放被捕的「紅色軍旅」恐怖分子作為交換。義大利政府拒絕了這項交換,導致莫羅總理在5月9日被謀殺,一時震驚全球。
回過頭來看中華民國傑出的外交官于焌吉,一生忠黨愛國,雖然身處逆境,在國際外交劣勢的環境中,竭力維護國家的外交尊嚴。然而1966年回到臺灣,在沒有任何的跡象前題下,突然被告知上繳外交護照,從此歸隱。1968年于大使在臺北因病去世的消息傳到羅馬後,知道實情的旅居義大利僑民,都知道所謂的「因病去世」,只是對外宣布的借題而已。
從義大利首相莫羅的被綁架謀殺,到于大使在臺北的「因病去世」,體現出一個現實,就是政治的無情和殘酷。
在結束本文前, 筆者只感歎,阿爾貝洛•貝羅的古建築,從農牧民的棲身之地,發展到今天成為國際社會嚮往的藝術傳統。而當年我在巴里商展會場中握過手寒暄過的義大利總理莫羅先生,留給我的只有他那慈祥的微笑和溫和的交談。而愛護僑民,為國犧牲的于大使,不僅沒有被允許向他長年任職的義大利政府辭行告別,卻是在臺北中山北路一家酒店的房間裡獨孤地撒手人寰!
(2019年8月25日完稿於溫哥華)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正在撰寫外交耆宿劉師舜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