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農友保育食蟹獴獲得綠色環保標章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焦點內容
新北市農友保育食蟹獴獲得綠色環保標章
2019-09-18 16:43:00
A+
A
A-

新北市農友保育食蟹獴(如上圖)獲得綠色保育標章(圖片取材自網路)

優傳媒生活新聞中心記者陳家珩/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推動「友善田園區域計畫」,近年來鼓勵輔導農友取得綠色環保標章,貢寮區農友楊振鑫以保育食蟹獴為目標,成功取得了標章,為當地保育與環境建立了最好的招牌。

新北市貢寮區的水梯田與相關供排蓄水環境在多年前是完整的水域生態廊道,然而隨著棄耕與廊道的破碎化,許多生物們棲地的功能逐漸的衰退中。但新北市政府沒有放棄這片土地,自104年起推動「友善田園區域計畫」,宣導友善耕作輔導農友,申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綠色保育標章」,成功實現產品與生態互相兼容的永續農業。

貢寮區龍岡農友楊振鑫(綽號阿先)經營的「正先農場」,以食蟹獴做為保育對象取得綠保標章。原來從事板模、銲鐵黑手的阿先,因緣際會下看見了家鄉生態的衰退,野生物種們陸續減少甚至消失,於是他辭掉原本的工作,回鄉陪伴家中長輩一起守護貢寮百年水梯田,積極參與食蟹獴的保育工作。

食蟹獴在台灣屬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分布於溪流水域環境,因此溪流的狀態對其生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是僅存、仰賴溪流討生活的食肉目動物。食蟹獴身為台灣低海拔生態指標物種之一,雖然在溪流環境尚不難發現牠們的蹤影,但是族群量現況與變動等資料實在少之又少。

阿先說:自從政府推動友善耕作後,農田生態回來了,且變得比過去更加豐富,不止食蟹獴,連臺灣藍鵲、大冠鷲等許多珍貴保育類動物都回來了,實在是非常令人動容的成果。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 新北市政府自104年起推動友善耕作以來,已有61位農友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農友們重視產品的品質與產量,更願意為了農場內逐漸消失的物種重新建立族群與繁衍而努力。不僅讓消費者吃得健康,更維護了自然生態環境,達到生產與生態的平衡。#

阿先農友與他的友善番薯田(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農友保育食蟹獴(如上圖)獲得綠色保育標章(圖片取材自網路)

優傳媒生活新聞中心記者陳家珩/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推動「友善田園區域計畫」,近年來鼓勵輔導農友取得綠色環保標章,貢寮區農友楊振鑫以保育食蟹獴為目標,成功取得了標章,為當地保育與環境建立了最好的招牌。

新北市貢寮區的水梯田與相關供排蓄水環境在多年前是完整的水域生態廊道,然而隨著棄耕與廊道的破碎化,許多生物們棲地的功能逐漸的衰退中。但新北市政府沒有放棄這片土地,自104年起推動「友善田園區域計畫」,宣導友善耕作輔導農友,申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綠色保育標章」,成功實現產品與生態互相兼容的永續農業。

貢寮區龍岡農友楊振鑫(綽號阿先)經營的「正先農場」,以食蟹獴做為保育對象取得綠保標章。原來從事板模、銲鐵黑手的阿先,因緣際會下看見了家鄉生態的衰退,野生物種們陸續減少甚至消失,於是他辭掉原本的工作,回鄉陪伴家中長輩一起守護貢寮百年水梯田,積極參與食蟹獴的保育工作。

食蟹獴在台灣屬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分布於溪流水域環境,因此溪流的狀態對其生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是僅存、仰賴溪流討生活的食肉目動物。食蟹獴身為台灣低海拔生態指標物種之一,雖然在溪流環境尚不難發現牠們的蹤影,但是族群量現況與變動等資料實在少之又少。

阿先說:自從政府推動友善耕作後,農田生態回來了,且變得比過去更加豐富,不止食蟹獴,連臺灣藍鵲、大冠鷲等許多珍貴保育類動物都回來了,實在是非常令人動容的成果。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 新北市政府自104年起推動友善耕作以來,已有61位農友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農友們重視產品的品質與產量,更願意為了農場內逐漸消失的物種重新建立族群與繁衍而努力。不僅讓消費者吃得健康,更維護了自然生態環境,達到生產與生態的平衡。#

阿先農友與他的友善番薯田(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