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話中東》老美的「中東和平路線圖」將重出江湖?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百家爭鳴
富陽話中東》老美的「中東和平路線圖」將重出江湖?
2019-09-18 07:00:00
A+
A
A-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推動「中東和平路線圖」計畫。(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作者/程富陽

這幾個月,因大家專注於「伊朗危機」及「阿富汗恐怖爆炸」問題上,似乎輕忽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中東新聞」。那就是川普總統的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自今年5月底起,即帶著他的重要智囊團,包括川普的中東和平談判代表葛林布拉特(Jason Greenblatt)和美國國務院伊朗政策代表胡克(Brian Hook)等人,連連走訪中東各國,為推動美國承諾許久、但迄今尚未落實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畫打頭陣。

 

說真的,要論起美國這位老大哥對於「中東」投注的關切與心力,的確穩居世界第一。從二戰以後,「中東」就儼然成為「美國戰略」中最重要的一個「軸心」。這不僅除了跟19世紀的英國地緣戰略學家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所述:「中東具有世界地緣戰略心臟」論點有關;實則與其存在著「以色列」這個讓美國得以介入中東事務的最佳途徑,更是緊密相連。

 

關於以色列,這個在《舊約聖經》中被描述,於西元前一千多年因大衛以「甩石」打敗了非利士巨人哥利亞後,方由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王國」,迄今已逾兩千多年了。但住在這裡的以色列人,卻因西元70年反抗羅馬帝國被毀城滅國而「浪跡天涯」;哪知這個被滅國兩千年的國度竟於二戰後,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下,又重返當年這個被驅滅之所,只能說是「造化弄人」了。 

 

尤其,當聯合國在1947年通過「181法案」,提出了「兩國分治」,欲讓以巴境內土地分屬並建立猶太國家(以色列)及獨立的阿拉伯國家(巴勒斯坦),但當時巴勒斯坦人並不買帳。以色列遂於1948年5月14日逕自宣布「獨立」,揭開了第一次的「中東戰爭」序幕。

 

而在1967年的中東第三次戰爭(六日戰爭)後,美國則積極撮合由聯合國迅速通過「242號決議文」,要求以色列需遵循埃、敘、約、巴等各國擁有戰前的領土完整。然而以色列卻拒絕配合,以致中東衝突紛擾迄今未斷。

 

其實,說到這個「中東和平路線圖」,並不是川普總統推出的「新把戲」。事實上,它是早在2003年,就由美、俄、歐盟和聯合國四方所提出的「路線圖」,係延續1993年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和巴解前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I Accord)的主張;也是落實「181」和「242」兩個法案的主要精神,都在於強調「以土地換和平」(Iand for peace)。

 

但因「以、巴」各有堅持,這個「和平路線圖」在歷經小布希、歐巴馬兩任美國前總統的全力推動下,仍是呈現一幅只有「路線」,沒有「和平」的景象。

 

那麼,極具「生意經」頭腦的川普總統,豈會不知這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不可能任務」,但他又何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這自然跟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有關。

 

大家都知道美國境內約有近六百萬的猶太人,實際掌握了美國總統選舉百分之五以上的選舉人票。偏偏猶太人的凝聚力特強,只要美國想選總統的,其政策有利於以色列,這百分之五的選舉人票,就形成決定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是否當選的「關鍵少數」。

 

因此,川普自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後,除抱持「舉人不避親」重用了自己猶太籍女婿庫許納外,更提出用500億美元,擴大建設於以色列全境只剩下10%的巴勒斯坦土地上,以換取「巴解」放棄恐怖活動承諾。這等於是把昔日的「土地換和平」,搖身一變而化為「建設換和平」,以爭取美國境內猶太裔對川普明年總統大選的支持。

 

您說,像這樣精明的「如意算盤」,怎能不讓這個原幾乎已被埋葬的「中東和平路線圖」,又再一次意興風發的「重現江湖」呢!

 

作者簡介

程富陽,退役上校,先後畢業於政戰學校、約旦民間「穆塔爾大學軍事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國防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 」,及約旦皇家軍事陸、戰院。曾任國防大學共教中心主任,目前仍於該中心任教。著有《現代戰爭軍事新聞趨勢》、《從非傳統安全看兩岸安全戰略的演變與展望》、《中東情勢暨國防安全專書》,及《富陽隨筆第一~三冊》等。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推動「中東和平路線圖」計畫。(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作者/程富陽

這幾個月,因大家專注於「伊朗危機」及「阿富汗恐怖爆炸」問題上,似乎輕忽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中東新聞」。那就是川普總統的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自今年5月底起,即帶著他的重要智囊團,包括川普的中東和平談判代表葛林布拉特(Jason Greenblatt)和美國國務院伊朗政策代表胡克(Brian Hook)等人,連連走訪中東各國,為推動美國承諾許久、但迄今尚未落實的「中東和平路線圖」計畫打頭陣。

 

說真的,要論起美國這位老大哥對於「中東」投注的關切與心力,的確穩居世界第一。從二戰以後,「中東」就儼然成為「美國戰略」中最重要的一個「軸心」。這不僅除了跟19世紀的英國地緣戰略學家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所述:「中東具有世界地緣戰略心臟」論點有關;實則與其存在著「以色列」這個讓美國得以介入中東事務的最佳途徑,更是緊密相連。

 

關於以色列,這個在《舊約聖經》中被描述,於西元前一千多年因大衛以「甩石」打敗了非利士巨人哥利亞後,方由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王國」,迄今已逾兩千多年了。但住在這裡的以色列人,卻因西元70年反抗羅馬帝國被毀城滅國而「浪跡天涯」;哪知這個被滅國兩千年的國度竟於二戰後,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下,又重返當年這個被驅滅之所,只能說是「造化弄人」了。 

 

尤其,當聯合國在1947年通過「181法案」,提出了「兩國分治」,欲讓以巴境內土地分屬並建立猶太國家(以色列)及獨立的阿拉伯國家(巴勒斯坦),但當時巴勒斯坦人並不買帳。以色列遂於1948年5月14日逕自宣布「獨立」,揭開了第一次的「中東戰爭」序幕。

 

而在1967年的中東第三次戰爭(六日戰爭)後,美國則積極撮合由聯合國迅速通過「242號決議文」,要求以色列需遵循埃、敘、約、巴等各國擁有戰前的領土完整。然而以色列卻拒絕配合,以致中東衝突紛擾迄今未斷。

 

其實,說到這個「中東和平路線圖」,並不是川普總統推出的「新把戲」。事實上,它是早在2003年,就由美、俄、歐盟和聯合國四方所提出的「路線圖」,係延續1993年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和巴解前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I Accord)的主張;也是落實「181」和「242」兩個法案的主要精神,都在於強調「以土地換和平」(Iand for peace)。

 

但因「以、巴」各有堅持,這個「和平路線圖」在歷經小布希、歐巴馬兩任美國前總統的全力推動下,仍是呈現一幅只有「路線」,沒有「和平」的景象。

 

那麼,極具「生意經」頭腦的川普總統,豈會不知這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不可能任務」,但他又何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這自然跟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有關。

 

大家都知道美國境內約有近六百萬的猶太人,實際掌握了美國總統選舉百分之五以上的選舉人票。偏偏猶太人的凝聚力特強,只要美國想選總統的,其政策有利於以色列,這百分之五的選舉人票,就形成決定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是否當選的「關鍵少數」。

 

因此,川普自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後,除抱持「舉人不避親」重用了自己猶太籍女婿庫許納外,更提出用500億美元,擴大建設於以色列全境只剩下10%的巴勒斯坦土地上,以換取「巴解」放棄恐怖活動承諾。這等於是把昔日的「土地換和平」,搖身一變而化為「建設換和平」,以爭取美國境內猶太裔對川普明年總統大選的支持。

 

您說,像這樣精明的「如意算盤」,怎能不讓這個原幾乎已被埋葬的「中東和平路線圖」,又再一次意興風發的「重現江湖」呢!

 

作者簡介

程富陽,退役上校,先後畢業於政戰學校、約旦民間「穆塔爾大學軍事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國防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 」,及約旦皇家軍事陸、戰院。曾任國防大學共教中心主任,目前仍於該中心任教。著有《現代戰爭軍事新聞趨勢》、《從非傳統安全看兩岸安全戰略的演變與展望》、《中東情勢暨國防安全專書》,及《富陽隨筆第一~三冊》等。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