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的下個動向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焦點內容
郭台銘的下個動向
2019-07-31 13:43:00
A+
A
A-

郭台銘的動向受到各界矚目。(圖/郭台銘競選辦公室提供)

 

優傳媒記者吳往以/特稿

好萊塢在1993年曾製播過一部電影「冒牌總統」,片中主角凱文.克萊(Kevin Kline),一人飾演兩角,不僅扮演偷腥時中風的真總統;和以職業介紹為主業的假總統,沒想到弄假成真,最後因為表現太好「被」下台,真總統趕緊替換上場。故事的最後,假總統卻對政治玩出趣味,知道這是一個可以助人解困的行業,決定投入選舉,主打的就是他在替身期間,大獲好評的創造就業議題。

眾所皆知,鴻海集團不論在國內或對岸甚至全球,都可謂一方龍頭,由鴻海所養活的人口,沒有1千也有八百萬之譜。科技業是台灣存世之道,郭台銘原本想的也是,只要他登高一呼出來參選,民眾捨我其誰?這才有他剛參選時所謂的「解套」說。

只是郭台銘開始初心正確,但戰略錯誤,明明是成功企業家,不思如何移植企業經營策略到國政治理,反而是搞些表面功夫,美其名為勤跑基層,把時間浪費在瑣事上。還牽扯民間信仰,讓一椿美事成為笑話,始亂者終棄也,也就在意料之中。

平心而論,台灣發展最大的挑戰在於「安全」,而安全能倚重的只有經濟,只有把台灣建設成舉世不可或缺的經濟體,安全才能獲得保障,因為任誰都知道,一旦發動戰爭,經濟必先崩盤,在牽一鬆而動全身的連鎖效應下,就連對岸也不致於輕啟戰端。

科技產業的發展已成人類社會經濟命脈重中之重,要拼經濟,檯面上的各候選人,沒有人比郭台銘更有經驗,但是在整個競選過程中,郭台銘卻捨近求遠,不但看不到完整經濟論述,就連唯一政見「六歲以下國家幫你養」也缺乏實質內容,淪為口水;對一個經營數兆產業的總裁而言,這種表現是令人失望的。

美國電影「冒牌總統」。(圖/翻拍IMDB)

「冒牌總統」的主角之所以會成功,就在於他深知民眾需要,提出適切的政策。以郭台銘的經驗、財力、團隊,想要重現電影中的橋段絕非困難之事;搶攻年輕人選票,不是靠著跟網紅搏感情、上直播搞笑或是請幾個小編用所謂的網路詞彙就能拉近距離。作秀只能騙一時,郭董踏進政治圈也不是為自己的權力慾望找寄託,「郭董幫你找工作」的SLOGAN打出來,搭配弭平學用落差、提振產業政策,從人才和經營環境改善著手,吸收的絕不止是年輕選票,還有千千萬萬個中小企業甚至中大企業和產業。

韓國瑜在參選時說過,臺灣過去二十年,被法律系搞垮,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法律人的思維就是強辯和輸贏,為了能贏得官司,真理與事實是可以被忽略的。

經濟人就不一樣,實事求是,能就是能、不能就要想辦法,員工薪水發不出來,支票要到期,都不是靠著口水可以解決的;郭董雖人在國外,但是幕僚近來頻頻放話,八月初就要回台,參不參選是另一回事,但是這個人的動向牽涉國內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無論郭台銘是否重新出發?甚至要不要脫黨參選,各界都得尊重他的個人選擇,只是回國後的郭台銘,如果想要繼續他在臉書上所預告的,要做些福國利民的大事業,發揮自己強項擘畫完整政策,訴求直接民意,才是重新出發當務之急。

郭台銘的動向受到各界矚目。(圖/郭台銘競選辦公室提供)

 

優傳媒記者吳往以/特稿

好萊塢在1993年曾製播過一部電影「冒牌總統」,片中主角凱文.克萊(Kevin Kline),一人飾演兩角,不僅扮演偷腥時中風的真總統;和以職業介紹為主業的假總統,沒想到弄假成真,最後因為表現太好「被」下台,真總統趕緊替換上場。故事的最後,假總統卻對政治玩出趣味,知道這是一個可以助人解困的行業,決定投入選舉,主打的就是他在替身期間,大獲好評的創造就業議題。

眾所皆知,鴻海集團不論在國內或對岸甚至全球,都可謂一方龍頭,由鴻海所養活的人口,沒有1千也有八百萬之譜。科技業是台灣存世之道,郭台銘原本想的也是,只要他登高一呼出來參選,民眾捨我其誰?這才有他剛參選時所謂的「解套」說。

只是郭台銘開始初心正確,但戰略錯誤,明明是成功企業家,不思如何移植企業經營策略到國政治理,反而是搞些表面功夫,美其名為勤跑基層,把時間浪費在瑣事上。還牽扯民間信仰,讓一椿美事成為笑話,始亂者終棄也,也就在意料之中。

平心而論,台灣發展最大的挑戰在於「安全」,而安全能倚重的只有經濟,只有把台灣建設成舉世不可或缺的經濟體,安全才能獲得保障,因為任誰都知道,一旦發動戰爭,經濟必先崩盤,在牽一鬆而動全身的連鎖效應下,就連對岸也不致於輕啟戰端。

科技產業的發展已成人類社會經濟命脈重中之重,要拼經濟,檯面上的各候選人,沒有人比郭台銘更有經驗,但是在整個競選過程中,郭台銘卻捨近求遠,不但看不到完整經濟論述,就連唯一政見「六歲以下國家幫你養」也缺乏實質內容,淪為口水;對一個經營數兆產業的總裁而言,這種表現是令人失望的。

美國電影「冒牌總統」。(圖/翻拍IMDB)

「冒牌總統」的主角之所以會成功,就在於他深知民眾需要,提出適切的政策。以郭台銘的經驗、財力、團隊,想要重現電影中的橋段絕非困難之事;搶攻年輕人選票,不是靠著跟網紅搏感情、上直播搞笑或是請幾個小編用所謂的網路詞彙就能拉近距離。作秀只能騙一時,郭董踏進政治圈也不是為自己的權力慾望找寄託,「郭董幫你找工作」的SLOGAN打出來,搭配弭平學用落差、提振產業政策,從人才和經營環境改善著手,吸收的絕不止是年輕選票,還有千千萬萬個中小企業甚至中大企業和產業。

韓國瑜在參選時說過,臺灣過去二十年,被法律系搞垮,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法律人的思維就是強辯和輸贏,為了能贏得官司,真理與事實是可以被忽略的。

經濟人就不一樣,實事求是,能就是能、不能就要想辦法,員工薪水發不出來,支票要到期,都不是靠著口水可以解決的;郭董雖人在國外,但是幕僚近來頻頻放話,八月初就要回台,參不參選是另一回事,但是這個人的動向牽涉國內發展也是不爭的事實。無論郭台銘是否重新出發?甚至要不要脫黨參選,各界都得尊重他的個人選擇,只是回國後的郭台銘,如果想要繼續他在臉書上所預告的,要做些福國利民的大事業,發揮自己強項擘畫完整政策,訴求直接民意,才是重新出發當務之急。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