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表示:「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而「一國兩制」在台灣根本就是假議題,因為未來20年內幾乎看不到這項政策目標,有任何落實的可能性。(圖/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作者/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今年一月習近平發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對台談話,提出「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建議。習的談話一出,蔡總統立刻「撿到槍」,馬上展開全面抨擊。表示:「無論是我或任何負責任的台灣政治人物,都不可能接受習近平的這番談話,而不背叛台灣人民的託付與意志。」蔡並要求台灣所有政黨都應該清楚說出「我們拒絕一國兩制」,並且更將「九二共識」牽扯入內,因為:「這個名詞已被北京定義為一國兩制」,所以贊同九二共識也等於「背叛台灣人民的託付與意志。」
《紐約時報》認為習的講話為蔡英文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她「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年輕民主政體的捍衛者」,使得她領導的民進黨可以在去年11月的慘敗後,重新找到定位。為了延續這股氣勢,蔡英文在過去半年內,將一國兩制話題可謂發揮到淋漓盡致。如3月立委補選前透過國安會議,指責中共提出一國兩制為「單方面破壞現狀,更是意圖消滅中華民國的主權」。香港「反送中」示威才剛發生,蔡英文也不顧這是因香港人在台殺人所惹起的議題,牽拖香港人的吶喊代表一國兩制的徹底失敗。並反覆強調「我們不會接受一國兩制」,一旦接受,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都將受到對岸的宰制。
習近平大概沒料到,他只不過提出一個「探索」兩制的「建議」,竟被台灣視為民主自由存亡繼絕的重大威脅,讓台灣領導人掛在嘴上長達半年之久。但是反對一國兩制果真就是台灣當前的迫切議題嗎?迫切到必須透過國安會議提出「7項綱領」以為因應?迫切到必須訂定「國安五法」預為防範?甚至迫切到要訂定「中共代理人」規範,管控言論自由?
「一國兩制」在台灣其實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因為未來20年內幾乎看不到這項政策目標,有任何落實的可能性。但它卻彷如魔笛故事中的魔咒,只要領導人吹奏,朝野上下幾乎是聞聲起乩。台灣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枚不勝舉,政治人物卻將20年後的議題提前到今天要朝野上下共同面對,政治操作的目的顯而易見。
北京政府向來主張: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故而,在武力統一難以實現的當下,倡言「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便成了北京數十年來的主張。甚至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有些人認為,目的仍是以香港做為櫥窗,希望爭取台灣人對一國兩制的認同。既是大陸的既定政策,習近平在各種場合反覆申訴,自然不足為怪。蔡英文說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是「破壞現狀」,反倒讓人有小題大作的感覺。
如果依照執政黨的「國安五法」,中共政權已被定位為「敵國」。「敵國」依據其國家目標,提出政策主張,當然不可能符合台灣利益或尊嚴。但這既屬於對方主權行使的範圍,台灣就算不認同倒也不必經常拿來說嘴。蔡政府不是常說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嗎?只要更強勢的宣示台灣的主權獨立,又何必在乎對方高喊什麼一國兩制?或至少如柯文哲所說的:「什麼都不要講就好了。」蔡政府如此「撿到槍」的積極回應,擺明了是想拿對方口號來為自己選舉造勢,對目前的兩岸關係並不具實質意義。
前西方殖民地的香港與澳門,原本不存在主權爭議,回歸後實施一國兩制已是對兩地人民較理想的安排。但儘管如此,兩者在回歸前也進行了將近十餘年的談判。台灣的邦交國雖不多,但多數國際成員仍認知台灣為主權獨立的政治實體。尤其,台灣擁有國防武力,捍衛生活方式的決心及複雜的國際情勢,更不是中共政權可以單方面為台灣命運拍板。
故而,有太多錯綜複雜的問題必須先解決,台灣才可能有機會觸及一國兩制的議題。例如,中華民國的定位、美日的態度、台灣的國際參與、地位的對等、國民待遇、司法管轄、軍隊的維持等。台灣的執政者如果不談這些議題便直接跳去討論一國兩制,實質上便形同「賣台」。而要處理這些議題,樂觀估計也非得三、四十年不可。今天蔡政府積極回應對方的政治喊話,難免讓人擔心,是否過早將一國兩制攤到檯面上?
蔡英文說「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但她不知是否想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其實讓一國兩制的內涵更加複雜,為一國兩制進程築構了一道難以跨越的中華民國鴻溝。蔡將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無異於幫大陸清理障礙,使得一國兩制走入台前,成為兩岸關注的焦點。當然,只要宣布台灣獨立,一國兩制便失去了立足點,但蔡政府做得到嗎?如果做不到卻要拿對方的政治口號來說嘴,難免讓人覺得操作過頭,為一己私利拿台灣安定做賭注。
作者簡介
楊泰順,1987年獲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政治學博士,師事選擇學派大師Ostrom夫婦,博士論文於1989年被美國政治學會推舉為該年度全美政治思想類最佳博士論文。其後返國於國立政治大學任教。
1994年當選省議員,1998年底因政府推動精省離開政壇,於次年進入文大政治系及政治研究所任教,自此以公共知識份子為職志,在各媒體撰稿介紹正確的民主政治理念。著有《到憲政之路》、《民主與社會》、《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利益團體政治》、《被誤解的國會》、《國會政治解析》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