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圖/翻攝自炜胡flickr)
作者/張悅雄
這個標題粗看有點聳動和風馬牛,但仔細推敲,卻也在情理之中,且還有若合符節處。
何所據而云然?這得先從所謂「毛思想」談起。毛思想指的當然是「毛澤東思想」。毛思想中為了鏟平毛前進道路上的石頭和毒草,大致採取了三大步驟。此即,矛盾論、階級鬥爭論,和在實際戰爭中的六大戰法。
先說矛盾論。矛盾論的主軸就是「一分為二」。蔡英文「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由先前的外來、本土、外省豬、本省掛、再到選戰的權貴、庶民,把國民黨選戰五人按輕重緩急,製造各類矛盾,把退役軍人、在營官兵差別對待。至若把823金門砲戰,說成是「那是國民黨和共產黨打仗,跟臺灣老百姓沒關係」,更是他的「登峰造極」之作。
毛澤東說「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又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蔡身體力行,追黨產,把軍人鬥成米蟲,利用太陽花鬥垮立法院,把黑手伸進司法界,容不下一個「夜問打權」,更對管中閔「千刀萬里追」,必鬥倒而後快。而在選戰中更是運用所有資源抹黑抹黃抹紅國民黨的被看好的候選人,一付「臥榻之畔不容他人鼾睡」的架勢。
當年國共內戰,毛提六大戰法,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游擊戰、陣地戰和消耗戰。「毛後來自吹」以上這些戰術,就是人民解放軍打敗蔣介石的原因」。七十多年後,蔡某「以敵為師」,將之活學活用在選戰上。就是「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或強大之敵。每次戰鬥中集中優勢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這也就是他為什麼對韓、郭決不心慈手軟,對柯P反而網開一面的根本原因。而更必須看到,所有這些戰術都是互為犄角,前後呼應,以期達到分進合擊,各個擊滅的終極目的。
反觀國民黨,除了韓的幾場造勢類似群眾戰之外,它有其他的戰略戰術或戰法嗎?我們看到的只是五位競逐者「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加一>二」的拾人牙慧,我們看到的只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老調。我們唯一看不到的是,國民黨至今猶不能記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教訓,我們唯一看不到的是,國民黨內部一丁點的團結的氛圍。必須很痛心的指出,國民黨至今還陷在他們總裁早就指出的「私、偏、欺、疑」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
蔡某一天到晚反中,一天到晚抹紅這個那個,其實他自己才是如假包換,「紅得發紫」的「毛主席的好學生」。奉勸國民黨諸公「以敵為師」,真有那麼難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難道不是比自相殘殺或MAD「保證互相毀滅」容易嗎?
作者簡介
張悅雄,來自恒春鄉下的下里巴人。服務軍旅及情治單位三十載,不是廉頗,却已老矣。只是老驥,志在千厘,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