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西(左)與劉欣(右)進行辯論。(圖/截自YouTube)
「如果你的敵人傾注全力也要消滅你,就表示,你已經夠強大了」
─吳建良
台灣時間5月30日上午八點,一場跨越太平洋的兩名新聞主播在電視上的辯論,吸引了許多人的眼光。
與其說是辯論,倒不如說是討論更適切。之所以受到關注,除了兩人的顏值頗高之外,新聞主播跳脫出以往播報員的角色,公親變事主的成為新聞人物也是焦點之一。至於「討論」結果雙方表現各擅勝場,但從劉欣全場英文,而翠西講不出一句中文,就可以觀察出,美國這次傾全國之力封殺大陸的一個視角了。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所發表的統計,全球前5 大國際學生目的國中,美國占全球比重達16.5%。 10 年來均以中國大陸、印度及南韓穩居前 3 大來源國。 中國大陸因政策鼓勵,留學興起,加上人口規模龐大,10 年來留美人數增 加 2.6 倍;年大陸赴美留學生總數為64757人,到了2013 年就達 到235,597 人,占比逼近 3 成。
美國近百年來的興盛登上西方列強之首,對於曾被列強欺凌的中國而言,學習西方強國之道似成為救亡圖存的唯一途徑。
中國學生首次有規模組織赴美留學,是庚子賠款期間所進行的,1909年的47人,1910年70人,1911年63人;總共從一千多人中篩選出這三批總共180人,分赴包括哈佛、耶魯、MIT、哥倫比亞、康乃爾等名校就讀。從那時候開始,華人赴美風氣就絡繹於途。1970年代台灣還曾流行過一句順口溜「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華人學子師法西方已有百年歷史,從土法煉鋼到抄襲乃至自主創作。早在大陸之前,台灣就藉此尋得發展之道,當年的四小龍和台灣經濟奇蹟無不因西方的技術和市場所創造的。如今大陸的改革開放成功,台商提供的人才與資金以及大陸本身廣大的市場和源源不絕的勞動力都是助因,但向美國取經的事實不容諱言,才會有如從沉睡中猛醒的雄獅一般。
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大陸本身赴美回國的也超過百萬,在美國的留學生中,每三個就有一個是大陸籍;反觀美國,兩百年來除了夏威夷和紐約兩地曾遭到一次性軍事攻擊外,整個美國大陸沒有受到過戰火洗禮,在安逸環境下,總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只有別人學他的,沒有他去學別人的道理。中國留學生大批大批的前往美國學習,反向而行的卻屈指可數。
雖然大陸的崛起讓美國如芒刺在背,但是現在回擊又為時已晚,雙方差距從一場主播的辯論中就看出端倪。大陸主播可以用對方的語言在對方電視頻道上侃侃而談,清楚表述自己的意見,同樣的場景卻不能在大陸重現。
如果今天是劉欣邀翠西到環球電視進行辯論,恐怕翠西的論述也不易被多數大陸民眾了解,誰比誰知道對方多一些,立馬可辨。
如果連一個大陸主播都可以展現這樣的功力,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會擔心大陸壯大,進而要傾全國之力起封殺之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