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 靠月薪6500的科學家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大話天下
火箭發射 靠月薪6500的科學家
2019-06-03 09:20:00
A+
A
A-

2002年大陸「神州三號」發射升空。(圖/翻攝自中國網)

 

1996年,在中關村的西北方向,矗立起一座航天城。那裡有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僅次於美國休士頓宇航中心、俄羅斯宇航中心的世界第三大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京大學潘維教授,分享他在網絡上讀過的北京航天城裡的故事。

 

1999年11月20日,大陸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發射中心升空,飛船的一舉一動都由北京中心遙控,從點火升空到返回著陸,成千上萬條調度命令要從這裡發出。任總調度的是一個北航畢業生,名字叫申勁松,當時只有26歲,神舟一號升空之日是他的26歲生日。第二天飛船返回時,他發現狀態有些不對,只有20秒鐘的時間做決定,而且決定的後果是巨大的。他做了決定,而且做對了。返回艙落地之時,申勁松沒了感覺,就是腿軟,汗從握緊的拳頭中流下來。

 

到2002年神舟三號發射升空,這個1973年出生的28歲大男孩已經連任三屆總調度了,他的工資只有1300元。事實上,整個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員都是這樣的一些青年人,全部是國家培養的。到神舟三號升空,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與高能物理及原子彈不同,大陸的載人航天沒有胸有成竹、滿腹經綸的專家領軍撐腰,就靠剛從學校出來的這些年輕的本科生和碩士生。

 

現在已經成為飛船軌道專家的曹雪勇是1995年北師大天文系的碩士畢業生,一進來就做軌道設計軟體。飛船還在製造中,飛船數據還不明確。他對整個任務系統一無所知,而且沒有任何參考方案,沒有一個可用的程序、文檔。他只能日以繼夜的閲讀國外資料,希望能發現一點漏網的蛛絲馬跡,而且用天文學知識來啟發自己的思路。他幾乎沒離開過機房,怕思路中斷就難以續上,每天靠泡麵填肚子。經過半年沒日沒夜的工作,他成功了。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這樣的例子並不少。控制軟體專家歐余軍是1995年從長沙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1998年開始負責遙控保障軟體的編寫。那是決定飛船能否安全返回的關鍵性軟體,包括對飛船發送的所有指令、指令鏈和注入數據。沒有任何現成的資料可借鏡,要從零開始。大陸飛船能否回得來,就全看這25歲的小夥子了。

火箭發射都由北京航天城控制。(圖/翻攝自搜狐網站)

整整兩年零八個月,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他把軟體做了出來,結果發現有問題。近三年的勞動成果全被推翻,他傷心得一個人躲在機房裡放聲大哭。中心的領導人認為哀兵必勝,堅持不換人。只剩下幾個月了,歐余軍成了機房裡的拚命三郎,不管什麼時候,人們走進機房都見他端坐在那裡冥思苦想,像個活菩薩。任務完成了,他的身體也垮了,得了腎積水,經常疼得滿頭流汗。

 

這時,大陸第一次飛船發射開始,一切全新,誰也不是內行,有許多軟體只有他一個人會發指令。醫生和護士把他從醫院抬到指揮大廳,他邊打點滴邊打鍵盤,在擔架上堅持了幾天幾夜,飛船返回後才被抬回去做手術。

 

我為什麼要講他們,因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就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旁邊,當時他們的同學、朋友在那裡每個賺萬元以上。可在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申勁松一千多元的工資還意味著日以繼夜的辛勞,甚至一個月才能和在城裡工作的妻子見一面。申勁松是這樣說的:「如果單從掙錢的角度,很多事情都幹不成了。外面的誘惑確實很大,但我既然幹了這個,就要認認真真地幹。這個機遇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對一個人來說,一輩子能趕上一次就非常難得了。」

 

在這篇網絡文章之後,有個跟帖也很有意思。跟帖的作者回憶說:

1992年畢業前,酒泉來人,希望我們這些學控制的人去那裡工作,並且明確說是為了宇宙飛船工作。可我們當時想的都是出國、考研,對此漠不關心。在動員大會上,許多人插科打諢,胡言亂語,嘲弄帶隊的軍官。學校也沒起正面作用,只是應付了事。十年了,我們這些人出了國,成了所謂洋博士、土博士,可老實說,所學所用大都在為外國人牟利,而且我們的所謂「成果」在他們面前是如此的淺薄、渺小、微末。是那些當年被我們嘲弄和不理解的同學們真正在為祖國奉獻著,我真不知道將來見面時如何面對他們。我們是逃兵。

 

為大陸宇宙飛船事業獻身的這群年輕人「成功」嗎?也許成功,也許不成功。也許有些將來成功,有些連將來也不算成功。

 

我想起了「兩彈一星」的元勳之一任新民院士。他生於1915年,是安徽人。他在美國讀了機械工程學博士,然後去一所美國大學當講師。如果沒有新中國的建立,他也許就這樣生活下去了,過一種平靜的美國生活。

 

1949年,像那個時期的許多留美學生一樣,34歲的任新民先生也趕回來建設新中國,為祖國出力。他很快就成為大陸遠程導彈的材料專家,負責設計製造了「長征一號」,就是發射了大陸第一顆衛星的那枚火箭。在他70歲以前,沒什麼人知道他的所謂「成功」。

 

1985年,任先生70歲了,因為得到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他的貢獻才為人所知。1995年,80歲的他得到了「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在他85歲時,國家向他頒發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航天獎」。然而,他說:「航天事業是集體的事業,個人的作用很小、很小」。

 

成功的或者所謂「不成功的」,他們都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推動了共和國的進步,他們與共和國一道前進,他們的祖國成功了,大陸是科學工作者們最堅強的後盾。人民會忘記很多事情,但將永遠尊敬和記住這樣一群人,他們為大陸生死攸關的重大事業當了螺絲釘。這些人不屈不撓,忠貞愛國,延續了關於中華民族的偉大神話,成為精神遺產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從此懂得,即便那些所謂「不成功」的科學工作者,他們與共和國重大進步聯繫在一起的業績,也會博得同胞們永恆的紀念,為世世代代的大陸科學工作者樹立榜樣。

2002年大陸「神州三號」發射升空。(圖/翻攝自中國網)

 

1996年,在中關村的西北方向,矗立起一座航天城。那裡有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僅次於美國休士頓宇航中心、俄羅斯宇航中心的世界第三大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京大學潘維教授,分享他在網絡上讀過的北京航天城裡的故事。

 

1999年11月20日,大陸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發射中心升空,飛船的一舉一動都由北京中心遙控,從點火升空到返回著陸,成千上萬條調度命令要從這裡發出。任總調度的是一個北航畢業生,名字叫申勁松,當時只有26歲,神舟一號升空之日是他的26歲生日。第二天飛船返回時,他發現狀態有些不對,只有20秒鐘的時間做決定,而且決定的後果是巨大的。他做了決定,而且做對了。返回艙落地之時,申勁松沒了感覺,就是腿軟,汗從握緊的拳頭中流下來。

 

到2002年神舟三號發射升空,這個1973年出生的28歲大男孩已經連任三屆總調度了,他的工資只有1300元。事實上,整個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員都是這樣的一些青年人,全部是國家培養的。到神舟三號升空,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與高能物理及原子彈不同,大陸的載人航天沒有胸有成竹、滿腹經綸的專家領軍撐腰,就靠剛從學校出來的這些年輕的本科生和碩士生。

 

現在已經成為飛船軌道專家的曹雪勇是1995年北師大天文系的碩士畢業生,一進來就做軌道設計軟體。飛船還在製造中,飛船數據還不明確。他對整個任務系統一無所知,而且沒有任何參考方案,沒有一個可用的程序、文檔。他只能日以繼夜的閲讀國外資料,希望能發現一點漏網的蛛絲馬跡,而且用天文學知識來啟發自己的思路。他幾乎沒離開過機房,怕思路中斷就難以續上,每天靠泡麵填肚子。經過半年沒日沒夜的工作,他成功了。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這樣的例子並不少。控制軟體專家歐余軍是1995年從長沙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1998年開始負責遙控保障軟體的編寫。那是決定飛船能否安全返回的關鍵性軟體,包括對飛船發送的所有指令、指令鏈和注入數據。沒有任何現成的資料可借鏡,要從零開始。大陸飛船能否回得來,就全看這25歲的小夥子了。

火箭發射都由北京航天城控制。(圖/翻攝自搜狐網站)

整整兩年零八個月,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他把軟體做了出來,結果發現有問題。近三年的勞動成果全被推翻,他傷心得一個人躲在機房裡放聲大哭。中心的領導人認為哀兵必勝,堅持不換人。只剩下幾個月了,歐余軍成了機房裡的拚命三郎,不管什麼時候,人們走進機房都見他端坐在那裡冥思苦想,像個活菩薩。任務完成了,他的身體也垮了,得了腎積水,經常疼得滿頭流汗。

 

這時,大陸第一次飛船發射開始,一切全新,誰也不是內行,有許多軟體只有他一個人會發指令。醫生和護士把他從醫院抬到指揮大廳,他邊打點滴邊打鍵盤,在擔架上堅持了幾天幾夜,飛船返回後才被抬回去做手術。

 

我為什麼要講他們,因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就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旁邊,當時他們的同學、朋友在那裡每個賺萬元以上。可在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申勁松一千多元的工資還意味著日以繼夜的辛勞,甚至一個月才能和在城裡工作的妻子見一面。申勁松是這樣說的:「如果單從掙錢的角度,很多事情都幹不成了。外面的誘惑確實很大,但我既然幹了這個,就要認認真真地幹。這個機遇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對一個人來說,一輩子能趕上一次就非常難得了。」

 

在這篇網絡文章之後,有個跟帖也很有意思。跟帖的作者回憶說:

1992年畢業前,酒泉來人,希望我們這些學控制的人去那裡工作,並且明確說是為了宇宙飛船工作。可我們當時想的都是出國、考研,對此漠不關心。在動員大會上,許多人插科打諢,胡言亂語,嘲弄帶隊的軍官。學校也沒起正面作用,只是應付了事。十年了,我們這些人出了國,成了所謂洋博士、土博士,可老實說,所學所用大都在為外國人牟利,而且我們的所謂「成果」在他們面前是如此的淺薄、渺小、微末。是那些當年被我們嘲弄和不理解的同學們真正在為祖國奉獻著,我真不知道將來見面時如何面對他們。我們是逃兵。

 

為大陸宇宙飛船事業獻身的這群年輕人「成功」嗎?也許成功,也許不成功。也許有些將來成功,有些連將來也不算成功。

 

我想起了「兩彈一星」的元勳之一任新民院士。他生於1915年,是安徽人。他在美國讀了機械工程學博士,然後去一所美國大學當講師。如果沒有新中國的建立,他也許就這樣生活下去了,過一種平靜的美國生活。

 

1949年,像那個時期的許多留美學生一樣,34歲的任新民先生也趕回來建設新中國,為祖國出力。他很快就成為大陸遠程導彈的材料專家,負責設計製造了「長征一號」,就是發射了大陸第一顆衛星的那枚火箭。在他70歲以前,沒什麼人知道他的所謂「成功」。

 

1985年,任先生70歲了,因為得到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他的貢獻才為人所知。1995年,80歲的他得到了「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在他85歲時,國家向他頒發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和「航天獎」。然而,他說:「航天事業是集體的事業,個人的作用很小、很小」。

 

成功的或者所謂「不成功的」,他們都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推動了共和國的進步,他們與共和國一道前進,他們的祖國成功了,大陸是科學工作者們最堅強的後盾。人民會忘記很多事情,但將永遠尊敬和記住這樣一群人,他們為大陸生死攸關的重大事業當了螺絲釘。這些人不屈不撓,忠貞愛國,延續了關於中華民族的偉大神話,成為精神遺產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從此懂得,即便那些所謂「不成功」的科學工作者,他們與共和國重大進步聯繫在一起的業績,也會博得同胞們永恆的紀念,為世世代代的大陸科學工作者樹立榜樣。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