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台北市長 你還記得嗎?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人物新探
被遺忘的台北市長 你還記得嗎?
2019-05-30 12:50:00
A+
A
A-

 

質報新聞網記者許凱婷/專訪

現代人享受便利交通,捷運佔了其中的首功,講起當年打造六條捷運線的執行者,絕對要想起曾經的台北市長–黃大洲。採訪當日他揚起靦腆笑容,謙稱晚上要去參加臺北捷運100億人次的感恩晚會,他誠懇述說當年開挖遇到的反對與奚落,讓人感受到這「老實人」的魄力。對照北捷100億人次使用的里程碑,這似乎告知世人,歷史總是會見證這一切。

 

退而不休的老市長

黃大洲(前排右二紅衣者)推動「屋頂平台田園計畫」,圖為大安敬老院的銀髮開心農園。(圖/記者黃耀農攝)

曾經的市長,在卸下官職後,重新回到他熱愛的鄉村發展,延續在市長任內推動的「屋頂平台田園計畫」,黃大洲邀約我們到大安敬老院,去瞧瞧他目前正在推廣的屋頂平台農園。

 

屋頂上他一邊細心除枯葉、拔雜草,和我們介紹屋頂田園的訣竅與眉角,慈祥的笑容裡藏滿對農田植栽的熱情,談起立體式植栽的好處更讚不絕口,強調屋頂田園可與學校合作,教育小朋友播種和種植,收成後可帶回家中,或低價賣出回饋社會,讓孩子培養腳踏實地與認真做事的觀念。

 

大安敬老院是黃大洲目前推動城市綠化的場所之一。當年為專門輔導不幸少女的訓練所,現在則是讓獨居老人和義工有個安身之處的銀髮開心農園,不僅可打發時間活動筋骨,還能美化屋頂與市容。

 

都市的人口不斷增加,造成糧食不夠和破壞環境,他感嘆政府少了推行屋頂綠化與美化的眼界,尤其當年行政院長蕭萬長曾請他擔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召集人,由農委會與環保署和其它單位一起推動,他們雖然訂立了政策,但下面執行力道不夠,也讓他深感無能為力。

 

不作秀、只做事

黃大洲。(圖/記者黃耀農攝)

黃大洲在市長任內有五大重點建設:六線齊挖的台北捷運線、大安森林公園、華中河濱公園、拆除中華商場、完成基隆河截彎取直。每一項單獨來看,似乎都能成為了不起的政績,但實際上台北市民又有誰記得這些默默耕耘的前人。

 

為了讓充滿違章建築聚散地的大安森林公園,恢復為原本的公園用地,拆遷了2600多戶受盡苦難的老兵,這種得罪眷村老兵的事,也只有黃大洲敢一肩承擔,至於8棟中華商場,更是沒人敢碰。對照現在柯文哲拆除忠孝橋引橋,讓北門重建天日,媒體就打出「台北凱旋門」這響亮的功績,這不啻是種最深層的諷刺。

 

過去松山區的民生社區經常淹水,黃大洲在任內進行基隆河截彎取直,重整南港和內湖兩個行政區,更多出277公頃的新生地,造就了南港和內湖科技園區,這才有每年高達三千億台幣的產值,更徹底改變台北市的地貌。  

 

愛作秀、懂得操控網路輿論,成爲現在政治明星的致勝要訣,也映照出黃大洲當年參加首屆民選市長慘敗的原因,就連現在談起捷運,他只說「都是前市長依序規劃好的路線,我只不過隨著他們的計畫執行。」謙遜的態度就是他為人處世之道。他堅持的六線齊挖,被當年媒體稱為「交通黑暗期」,實際上正是這份執著,才有現在便利的交通。媒體或政治對手似乎只記得木柵線發生「火燒車」事件,出包的捷運成為黃大洲被歷史污衊的爛帳。

 

談起台灣的媒體,他忍不住脫口:「現在的媒體就像garbage啊!」講完卻連忙道出:「不好意思。」神情裡潛藏一股對現今政治生態的無奈。問起歷任市長他最欣賞誰?他說起:「李登輝、許水德、吳伯雄都是我追隨過,也十分敬佩的老長官。繼任的市長們並沒有依序執行我想做的事,像是地下街未開挖到西門町就停擺,無法帶動中華路的活絡,他們並沒有人接續做到。」這似乎驗證了沒人跟他一樣「老實」,只懂得埋頭做事。

 

「透早著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行到田中央,為著顧三頓顧三頓,不驚田水冷霜霜。」訪問最後,黃大洲感性唱起小時候的回憶,緬懷對往日農村生活的眷戀,並透露準備撰寫過往的回憶錄。他擔憂台灣政府不關注環保與綠化這些議題,反而沈迷於政治惡鬥。談起大家對他多有誤會,令人對現今的政治與選舉文化感到十分失望。

 

他一生不懂得作秀、說大話,雖然不符合現代的政治氛圍,但肯定是最實在、懂做事的人。

 

質報新聞網記者許凱婷/專訪

現代人享受便利交通,捷運佔了其中的首功,講起當年打造六條捷運線的執行者,絕對要想起曾經的台北市長–黃大洲。採訪當日他揚起靦腆笑容,謙稱晚上要去參加臺北捷運100億人次的感恩晚會,他誠懇述說當年開挖遇到的反對與奚落,讓人感受到這「老實人」的魄力。對照北捷100億人次使用的里程碑,這似乎告知世人,歷史總是會見證這一切。

 

退而不休的老市長

黃大洲(前排右二紅衣者)推動「屋頂平台田園計畫」,圖為大安敬老院的銀髮開心農園。(圖/記者黃耀農攝)

曾經的市長,在卸下官職後,重新回到他熱愛的鄉村發展,延續在市長任內推動的「屋頂平台田園計畫」,黃大洲邀約我們到大安敬老院,去瞧瞧他目前正在推廣的屋頂平台農園。

 

屋頂上他一邊細心除枯葉、拔雜草,和我們介紹屋頂田園的訣竅與眉角,慈祥的笑容裡藏滿對農田植栽的熱情,談起立體式植栽的好處更讚不絕口,強調屋頂田園可與學校合作,教育小朋友播種和種植,收成後可帶回家中,或低價賣出回饋社會,讓孩子培養腳踏實地與認真做事的觀念。

 

大安敬老院是黃大洲目前推動城市綠化的場所之一。當年為專門輔導不幸少女的訓練所,現在則是讓獨居老人和義工有個安身之處的銀髮開心農園,不僅可打發時間活動筋骨,還能美化屋頂與市容。

 

都市的人口不斷增加,造成糧食不夠和破壞環境,他感嘆政府少了推行屋頂綠化與美化的眼界,尤其當年行政院長蕭萬長曾請他擔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召集人,由農委會與環保署和其它單位一起推動,他們雖然訂立了政策,但下面執行力道不夠,也讓他深感無能為力。

 

不作秀、只做事

黃大洲。(圖/記者黃耀農攝)

黃大洲在市長任內有五大重點建設:六線齊挖的台北捷運線、大安森林公園、華中河濱公園、拆除中華商場、完成基隆河截彎取直。每一項單獨來看,似乎都能成為了不起的政績,但實際上台北市民又有誰記得這些默默耕耘的前人。

 

為了讓充滿違章建築聚散地的大安森林公園,恢復為原本的公園用地,拆遷了2600多戶受盡苦難的老兵,這種得罪眷村老兵的事,也只有黃大洲敢一肩承擔,至於8棟中華商場,更是沒人敢碰。對照現在柯文哲拆除忠孝橋引橋,讓北門重建天日,媒體就打出「台北凱旋門」這響亮的功績,這不啻是種最深層的諷刺。

 

過去松山區的民生社區經常淹水,黃大洲在任內進行基隆河截彎取直,重整南港和內湖兩個行政區,更多出277公頃的新生地,造就了南港和內湖科技園區,這才有每年高達三千億台幣的產值,更徹底改變台北市的地貌。  

 

愛作秀、懂得操控網路輿論,成爲現在政治明星的致勝要訣,也映照出黃大洲當年參加首屆民選市長慘敗的原因,就連現在談起捷運,他只說「都是前市長依序規劃好的路線,我只不過隨著他們的計畫執行。」謙遜的態度就是他為人處世之道。他堅持的六線齊挖,被當年媒體稱為「交通黑暗期」,實際上正是這份執著,才有現在便利的交通。媒體或政治對手似乎只記得木柵線發生「火燒車」事件,出包的捷運成為黃大洲被歷史污衊的爛帳。

 

談起台灣的媒體,他忍不住脫口:「現在的媒體就像garbage啊!」講完卻連忙道出:「不好意思。」神情裡潛藏一股對現今政治生態的無奈。問起歷任市長他最欣賞誰?他說起:「李登輝、許水德、吳伯雄都是我追隨過,也十分敬佩的老長官。繼任的市長們並沒有依序執行我想做的事,像是地下街未開挖到西門町就停擺,無法帶動中華路的活絡,他們並沒有人接續做到。」這似乎驗證了沒人跟他一樣「老實」,只懂得埋頭做事。

 

「透早著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行到田中央,為著顧三頓顧三頓,不驚田水冷霜霜。」訪問最後,黃大洲感性唱起小時候的回憶,緬懷對往日農村生活的眷戀,並透露準備撰寫過往的回憶錄。他擔憂台灣政府不關注環保與綠化這些議題,反而沈迷於政治惡鬥。談起大家對他多有誤會,令人對現今的政治與選舉文化感到十分失望。

 

他一生不懂得作秀、說大話,雖然不符合現代的政治氛圍,但肯定是最實在、懂做事的人。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