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文遺作》
文史學家林博文。(圖/翻攝自《文史學家林博文先生紀念特刊》)
作者/林博文(1945-2018)
台灣新竹出生的文史家及專欄作家,畢業於淡江大學歷史系、美國西東大學歷史研究所。擅長撰寫民國歷史與美國歷史,尤熟知美國著名報人、傑出新聞人,以其生動之文字魅力與專業之人格魅力飲譽文壇,著作等身。惜天不假年,去歲11月26日病逝紐約,其夫人陳清玉女士整理遺作數篇交優傳媒獨家發表。謹特此申謝並致哀思。
★★★★★★★★★★★★★★★★★★
赫希做了幾年自由撰稿人後,因水門事件爆發,被紐約時報請去助陣,以對抗華盛頓郵報。郵報記者鮑布·伍德華(Bob Woodward)和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於1972年6月首先揭露尼克森總統競選總部,秘密派遣五人於6月17日深夜潛入華府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偷拍文件,釀成震撼全美的所謂水門事件,終而導致尼克森被迫於1974年8月辭職。
水門事件發展期間,華盛頓郵報在報導上一路領先,伍華德和伯恩斯坦本為郵報小記者,他們合作採訪水門事件,不僅讓所有的媒體望塵莫及,更使他們名滿天下。紐約時報雖在前一年(1971)率先公佈《五角大廈文件》(又稱《美國捲入越戰歷史文件》)而壓倒群雄,但水門新聞卻苦苦追趕郵報,紐時不甘長期落後,乃禮聘赫希專跑水門事件及其他國安與情報新聞,俾與伍華德、伯恩斯坦對抗。
西摩·赫希曾獲普立茲獎。(圖/翻攝自YouTube CNC NEWS)
然而,紐時縱有赫希助陣,水門新聞仍無法趕上或超過郵報,其情況猶如百尺短跑競賽一樣,起跑就領先的選手,只會一路領先到底。另一原因是郵報是華府的報紙,首都是他們的地盤(turf),人脈和地脈皆遠非紐時所能比擬。此外,紐時華府分社主任麥可士·法蘭柯(Max Frankel,後出任總編輯)敏感度不夠、新聞嗅覺遲鈍,亦為紐時在水門新聞上慘遭滑鐵盧的致命因素。
赫希在採訪水門新聞期間偶爾會和亦敵亦友的伍德華、伯恩斯坦見面、吃飯,互探消息和互相揶揄。儘管赫希在水門採訪上略輸一籌,但他在這段時間亦挖到了不少獨家新聞,如中情局非法監視國内「敵人」、尼克森的國安助理季辛吉竊聽部屬及政府官員電話、美國於1973年支持智利右翼軍人推翻左翼總統阿倫德(Salvador Allende,或譯阿葉德)以及美軍秘密轟炸高棉(柬埔塞)。赫希在紐時二進二出,第一次從1972年至1975年,第二次是1979年,只做了一年。
從1990年開始,赫希即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撰寫調查報導,1998年成爲編制内正式撰稿人(a staff writer,或稱主筆)。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駕機撞毀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屋大樓和華府五角大廈部分建築之後數小時,赫希即和紐約客總編輯大衛·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通電話,決定赫希今後將全力追蹤九一一事件以及相關的國内外情報作業、軍事、白宮與國務院新聞。
比赫希小二十多嵗的雷姆尼克並要求赫希今後多寫稿。從2001年九一一事件至2004年8月雷氏為赫希的新書《指揮系列》(Chain of command)寫序爲止,赫希總共在紐約客發表了二十六篇調查報導,約計十一萬字。除了常量驚人之外,在内容上更是擲地有聲,幾乎每一篇都有驚人發現,其他媒體經常轉載或以發佈新聞方式介紹赫希的獨家報導。
赫希以鍥而不捨的精神以及數十年來在情報界和軍方辛苦部建的人脈,挖掘到九一一事件前美國處理情報的失誤、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的腐化、巴基斯坦核武設施受到的安全威脅(赫希於一九九三年即曾報導巴基斯坦發展核武)、美國發動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和戰後計劃的種種缺陷、布希政府對伊拉克核武計劃的誤導宣傳、五角大廈特種計劃室對情報和思想的過濾,以及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戈拉比(Abu Ghraib)監獄對囚犯施用拷刑等。尤其是阿布·戈拉比美軍虐待伊拉克反抗分子的醜聞,震驚全世界,全球媒體群起攻擊五角大廈和美國政府蹂躪人權,自大傲慢又無能的國防部長倫菲斯成眾矢之的,他曾為這件醜聞而引咎辭職,但被更無能顢顸的布希所慰留。
揭發阿布·戈拉比監獄酷刑事件,可説是赫希繼暴露美萊大屠殺後的最重要成就。酷刑醜聞的震撼力雖不及美萊事件,但從中體現赫希執著於調查新聞的精神與心力,可謂數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勇往直前,充分發揮了調查記者「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道德勇氣。媒體觀察家往往把赫希和伍華德相提並論,認爲他們是當今美國最優秀的兩名調查記者。
其實,伍華德早已從調查記者變成政治内幕記者,從圈外人成爲圈内人,與華府權力人物稱兄道弟,而比他大六嵗的赫希則是永遠的扒糞之士,一直以獨行俠(a lone wolf)的姿態日以繼夜地尋找政府的不法行徑。他經常在半夜打電話給紐約客總編輯雷姆尼克,向他報告新發現;或在清晨時分把「線民」從床上挖起來一道吃早餐,大談新聞進展。他所熟識的一名中情局退休老友,養了一隻喜歡挖垃圾的金色獵犬,這位老友就把這只愛犬取名為「赫希」。
赫希寫了八本書,其中一本1983年出版,描述季辛吉在尼克森時代濫用權力的專書《權力的代價》(The price of power: Kissinger in the Nixon White House),至今仍是研究季辛吉運用權術與權謀的最佳著作。曾一度在華府政壇「醉臥美人膝,醒握天下權」的季辛吉,恨透了赫希在《權力的遊戲中》對他的負面評價。
赫希在漫長的調查記者生涯中亦曾出過數次差錯,特別是他在1997年出版的《卡美洛樂園的黑暗面》(The dark side of Camelot),因聽信消息來源所提供的錯誤訊息而對甘迺迪生前事跡做了一連串不實指控。這本書使赫希名聲受到嚴重打擊,甘迺迪的老部屬、名史學家施勒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 Jr.)嘲笑赫希是他所認識的「最易上當的」(the most gullible)調查記者。
赫希和他相伴四十多年的老妻伊麗莎白定居華盛頓,他們有三個子女。除了普立玆獎,赫希獲獎無數,其中包括連得五次長島大學獎勵最佳採訪的波克獎(Polk Awards)。《權力的代價》這本書亦曾獲得《全國書評圈獎》和洛杉磯時報傳記獎。完全不注重個人享受及穿著的赫希,除了外出採訪或與秘密消息來源碰面,最喜歡待在華府康乃狄克大道上的辦公室兼書房寫稿,這個簡陋的房間堆滿了書籍和筆記本,很像一間大一新生的宿舍。
把美國帶進伊戰泥淖的布希曾經罵赫希是「騙子」(a liar);大力鼓吹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新保守派大將、雷根時代的助理國防部長李察·裴爾(Richard Perle)亦破口大駡赫希是「美國新聞界的恐怖分子」。布希和裴爾對赫希的無理辱駡,除了暴露他們的畏懼之外,尤凸顯了赫希扒糞四十年的不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