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止扒糞的記者西摩(上) - umedia 優傳媒  

新聞 / 談古論今
永不停止扒糞的記者西摩(上)
2019-05-29 10:12:00
A+
A
A-

 文史家林博文遺作》

文史家林博文與妻子陳清玉女士。(圖/翻攝自《文史學家林博文先生紀念特刊》)

 

作者/林博文(1945-2018)

台灣新竹出生的文史家及專欄作家,畢業於淡江大學歷史系、美國西東大學歷史研究所。擅長撰寫民國歷史與美國歷史,尤熟知美國著名報人、傑出新聞人,以其生動之文字魅力與專業之人格魅力飲譽文壇,著作等身。惜天不假年,去歲11月26日病逝紐約,其夫人陳清玉女士整理遺作數篇交優傳媒獨家發表。謹特此申謝並致哀思。

 

                                                                                       ★★★★★★★★★★★★★★★★

 

二十世紀初年,美國新聞界突然出現了一批深具道德勇氣的記者與自由撰稿人,他們專事揭發政府與民間的黑暗面,諸如選舉舞弊、官員收賄、政商勾結、利益衝突、操縱股市、虐待勞工、黑社會敲詐勒索、食品工業與屠宰場的髒亂齷齪以及石油業、保險業、銀行業和鐵路界的腐敗與壟斷,去年在美國去世的知名專欄作家林博文,寫出扒糞記者的故事。

 

這批專向惡勢力挑戰、奮勇揭露醜聞的媒體人被稱爲「扒糞者」(muckrakers),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在1906年的一場演説中借用約翰·班揚(John Bunyan)名著《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裏一個專心掃糞者的典故,形容挖掘醜聞的媒體人。1902年至1927年是美國新聞史上最燦爛的「扒糞時代」,暴露聖路易市腐敗市政的林肯·史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首揭義旗,厄普頓· 辛克萊(Upton Sinclair)和愛達·塔貝爾(Ida Tarbell)等人加以發揚光大。

 

辛克萊揭發芝加哥污穢屠宰場的小説《叢林》(The jungle),促成國會通過《潔淨食物與藥品管理法案》;塔貝爾攻擊「煤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壟斷石油供應的一系列文章和《標準石油公司史》,激發了美國人民及老羅斯福的反壟斷(反托拉斯)熱潮,老羅斯福並被稱爲「搗毀托拉斯的總統」(trust-busting president)。

 

當年扒糞者都是在雜誌上或撰寫專書揭露公家與社會的黑幕,沒有人把報紙當扒糞工具。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扒糞運動突然沉寂下來,自一次大戰至第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媒體僅有零零星星的扒糞新聞。這種靜默的場面直到六十年代才被打破,調查報導成爲新興的扒糞新聞,新一代的調查記者就是當年扒糞者的再現。1974年普立玆新聞獎的六個得獎人,有四個與調查新聞有關,《時代》周刊稱之爲《扒糞者的年代》。

 

新時代的調查記者專向各級政府和社會團體開刀,目標鎖定選舉、軍方、情報界、警察、聯邦調查局、法院、監獄、華爾街、大企業、醫院及醫生。到了二十一世紀,報紙、雜誌、書刊、收音機和電視雖仍是傳統的扒糞工具,但電腦時代的來臨,網絡變成快速淩厲的打擊部隊,媒體增添生力軍,對社會和文化形成巨大的衝擊。

 

鬥志旺盛、從來不知疲倦的西摩·赫希(Seymore M. Hersh),在動亂的六十年代,揭開了調查新聞的新篇章,而使他和史蒂芬斯、辛克萊、塔貝爾、史東等前輩扒糞者同享光輝。

 文史家林博文遺作》

文史家林博文與妻子陳清玉女士。(圖/翻攝自《文史學家林博文先生紀念特刊》)

 

作者/林博文(1945-2018)

台灣新竹出生的文史家及專欄作家,畢業於淡江大學歷史系、美國西東大學歷史研究所。擅長撰寫民國歷史與美國歷史,尤熟知美國著名報人、傑出新聞人,以其生動之文字魅力與專業之人格魅力飲譽文壇,著作等身。惜天不假年,去歲11月26日病逝紐約,其夫人陳清玉女士整理遺作數篇交優傳媒獨家發表。謹特此申謝並致哀思。

 

                                                                                       ★★★★★★★★★★★★★★★★

 

二十世紀初年,美國新聞界突然出現了一批深具道德勇氣的記者與自由撰稿人,他們專事揭發政府與民間的黑暗面,諸如選舉舞弊、官員收賄、政商勾結、利益衝突、操縱股市、虐待勞工、黑社會敲詐勒索、食品工業與屠宰場的髒亂齷齪以及石油業、保險業、銀行業和鐵路界的腐敗與壟斷,去年在美國去世的知名專欄作家林博文,寫出扒糞記者的故事。

 

這批專向惡勢力挑戰、奮勇揭露醜聞的媒體人被稱爲「扒糞者」(muckrakers),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在1906年的一場演説中借用約翰·班揚(John Bunyan)名著《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裏一個專心掃糞者的典故,形容挖掘醜聞的媒體人。1902年至1927年是美國新聞史上最燦爛的「扒糞時代」,暴露聖路易市腐敗市政的林肯·史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首揭義旗,厄普頓· 辛克萊(Upton Sinclair)和愛達·塔貝爾(Ida Tarbell)等人加以發揚光大。

 

辛克萊揭發芝加哥污穢屠宰場的小説《叢林》(The jungle),促成國會通過《潔淨食物與藥品管理法案》;塔貝爾攻擊「煤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壟斷石油供應的一系列文章和《標準石油公司史》,激發了美國人民及老羅斯福的反壟斷(反托拉斯)熱潮,老羅斯福並被稱爲「搗毀托拉斯的總統」(trust-busting president)。

 

當年扒糞者都是在雜誌上或撰寫專書揭露公家與社會的黑幕,沒有人把報紙當扒糞工具。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扒糞運動突然沉寂下來,自一次大戰至第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媒體僅有零零星星的扒糞新聞。這種靜默的場面直到六十年代才被打破,調查報導成爲新興的扒糞新聞,新一代的調查記者就是當年扒糞者的再現。1974年普立玆新聞獎的六個得獎人,有四個與調查新聞有關,《時代》周刊稱之爲《扒糞者的年代》。

 

新時代的調查記者專向各級政府和社會團體開刀,目標鎖定選舉、軍方、情報界、警察、聯邦調查局、法院、監獄、華爾街、大企業、醫院及醫生。到了二十一世紀,報紙、雜誌、書刊、收音機和電視雖仍是傳統的扒糞工具,但電腦時代的來臨,網絡變成快速淩厲的打擊部隊,媒體增添生力軍,對社會和文化形成巨大的衝擊。

 

鬥志旺盛、從來不知疲倦的西摩·赫希(Seymore M. Hersh),在動亂的六十年代,揭開了調查新聞的新篇章,而使他和史蒂芬斯、辛克萊、塔貝爾、史東等前輩扒糞者同享光輝。

[PAGE_BAR]

1969年11月14日,三十六份美國報紙同時刊登了一則美軍少尉威廉·卡萊(William L. Calley Jr.)於1968年3月16日在越南美萊村(My Lai)屠殺一零九名越南平民的大新聞。這則報導震撼了全世界,撰寫這篇報導的是三十二嵗的自由作家赫希。經過進一步的搜証和追蹤之後,赫希發現被美國陸軍第十一步兵旅士兵屠戮的越南婦孺老幼,遠不止一零九人,而是五百多人。

 

赫希從一位律師那裏得到美軍屠殺手無寸鐵的越南百姓的風聲,並獲得《調查新聞基金會》的些許補助,即單槍匹馬前往喬治亞州班寧堡(Fort Benning)營區尋訪卡萊。當時二十六歲的卡萊正在等候軍法審判,軍方一直封鎖這項消息,赫希跑到每一棟營房敲門,又怕別的記者跟蹤,最後終於找到了態度溫和、有點孩子氣的卡萊。

 

赫希和卡萊先談了三、四個小時,然後一起到雜貨店買牛排、葡萄酒和波旁威士忌酒,再繼續前往卡萊女友的公寓吃喝聊天。卡萊對赫希說,他只是以排長身份奉上級之命執行「搜索與摧毀」任務,目標是掃蕩越共。但卡萊所率領的美軍卻從陸、空夾殺無辜平民,以直升機掃射和地面近距離射擊,死者大部分是婦女、小孩和老人,也有不少嬰兒被殺、女人被強暴、男人遭拷打。

 

赫希也找到了參與美萊大屠殺的保羅·米德洛(Paul  Meadlo)。米德洛原為印地安那州的農家子弟,他射殺了一百多人,在大屠殺翌日被炸斷了腿。他對卡萊說:「這是上帝在懲罰我,他也會懲罰你的。」美國軍方以謀殺罪名起訴卡萊,軍法庭判處卡萊無期徒刑,後減為二十年徒刑,再減為十年,最後聯邦法官判其無罪,理由是卡萊在「不利的宣傳下」受到不公正的判決。原為鐵路工人的卡萊,前前後後只坐了三個月牢和十個月舒適的軟禁。

 

赫希揭發美萊大屠殺而名揚媒體,並因此項獨家報導獲得1970年普利玆獎。在普利玆獎史上,極少自由撰稿人(freelancer)獲獎。赫希於1969年11月首次發出美萊大屠殺報導時,包括紐約時報在内的一些大報皆拒絕刊登;一名華盛頓郵報記者罵他:「你這個雑種爲什麽要撒這樣的大謊?」大報不敢相信籍籍無名的赫希所發的消息,大牌記者則不願正視一個「自由撰稿人」竟會挖到這麽大的獨家新聞。

 

赫希就是這樣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記者。1937年4月8日他出生於芝加哥,父母親是立陶宛和波蘭的猶太移民,在風城(芝加哥的別名)南區開了一家乾洗店。赫希有個雙胞胎弟弟(另一對姐妹亦為雙胞胎)。他在芝加哥大學主修歷史,畢業後就讀芝大法學院,只讀了一年即因成績太差而被退學。赫希說他在大學時代花了很多時間玩填字遊戲、打橋牌和同學鬼混。離開法學院後,赫希在一家酒莊賣酒,一小時美金一角五分,後來到都市新聞通訊社(CNB)當記者,採訪一些小新聞。都市新聞通訊社成立於1890年,2005年12月關門,一百多年來培養了不少一流記者和作家,赫希是其中的佼佼者。

 

服役軍中時,赫希在堪薩斯州萊利堡做新聞官,退伍後先加入合衆國際社,再跳槽至美聯社當五角大廈記者。他在1967年寫了一篇美國政府發展生物與化學武器的調查報導,但遭美聯社編輯大刪特刪,他極爲光火,憤而辭職。他把這篇報導送交《新共和》雜誌發表,同時加入民主黨參議員尤金・麥卡錫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競選工作,擔任麥氏的新聞秘書並為他撰寫演講稿。

 

1968年是美國南北戰爭以後最動蕩的一年,那一年詹森總統在風起雲湧的反戰運動中被迫宣佈不再競選連任,越共於1月31日發動的「春季攻勢」(Tet offensive)雖是促成詹森棄選的原因之一,但高舉反戰旗幟的明尼蘇達州參議員麥卡錫在民主黨初選中的驚人表現,為詹森和副總統韓福瑞帶來了隱憂,亦鼓勵了成千上萬的反戰青年投向麥卡錫陣營。

 

1968年4月黑人民權領袖金恩牧師在田納西州孟菲斯遇刺身亡;追隨麥卡錫之後投入選戰的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羅伯特·甘廼迪,六月初贏得加州初選當晚在洛杉磯被殺。分裂的民主黨在混亂的芝加哥全國代表大會中提名韓福瑞為總統候選人,詩人政治家麥卡錫的「總統夢」終成泡影。

加入好友
優傳媒 版權所有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 合作夥伴 / 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