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界10日召開記者會挺蔡英文連任。(圖/全國工程界挺小英後援會
提供)優傳媒記者湯佳玲/新聞分析
蔡英文(8日)在電視政見會中,對於媒體提問,如果輸了初選,會不會支持對手,蔡回答:「重點不在是誰代表民進黨選總統,重點在於這個人能不能體現民進黨執政價值,能不能為台灣帶來根本性的改變,能帶領台灣進行脫胎換骨的工程」,始終無法正面回應是否支持賴清德,令人對蔡英文的民主精神感到質疑。
事實上,這已不是蔡英文第一次被問及這個問題,也不是她第一次未正面回應此問題,顯示出蔡的心態一方面認為自己一定會贏、不去考量落敗的可能,另一方面更暴露出她可能並沒有在選輸後全力支持賴清德的勇氣;更有甚者,不將支持說死的目的是為後續民進黨全代會翻案埋下伏筆。當賴清德已多次在媒體面前大方表示若初選輸了一定會支持蔡,但蔡英文卻持續閃避,從未正面表達支持,是誰欠缺君子風度的運動家精神,應該很明顯,也很難相信這場初選後民進黨可以大團結。
接下來,如果蔡英文初選選輸,一直不願正面支持賴清德的她,有沒有可能進行反輔選,甚或是聯署民進黨全代會翻案?這並非不可能的事,也無怪乎民進黨立委段宜康今(10日)在臉書強調,他不在意誰勝誰負,而是想確定這是「最終選拔賽」嗎?
民進黨的初選制度從一開始延遲民調,到納入手機民調,與市話民調各佔50%,並分別與高雄市長韓國瑜、台北市長柯文哲進行三方對比式民調的方案,本來就遭外界抨擊是為了蔡英文一人「因人設事」的作法,如果民進黨初選玩到民調出爐都還不是「最終選拔賽」,那和國民黨2015年的「換柱」又有何不同,將會貽笑大方,更會失了民心。